B体育为认真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强化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,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,济南市致力于提升“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”公益品牌示范引领作用,以全方位宣教手段、三贴近服务模式,全力打造青少年环境教育实践精品活动。
精心选育,深耕细作。连续15年开展市级生态环保小卫士评选工作,联合市教育局、团市委印发文件,以区县为单位开展选拔评比,累计培养2200余名“泉城生态环保小卫士”。以市级小卫士评选为基础,培养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,把单次评比升级为连续两年的引导培育,让绿色低碳的种子扎得更深、长得更好。
扎实配套,丰富营养。配套开展环保主题书法、绘画、科普短剧征集活动,评比结果与小卫士评选结果一并印发,提升选树活动的丰富度和立体度。在低碳科普剧征集活动中,共收到90余件作品,涵盖舞台剧、小品、快板等多种形式,种下的种子开出花朵,形势喜人。
拓宽路径,强化推广B体育。邀请生态环保小卫士参加校园宣讲、生态研学等环境教育实践活动,以低碳达人的身份分享低碳小贴士。利用六五环境日、全国低碳日等节日节点,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线上线下展播展演,多形式、多渠道展示绿色低碳成果,让更多人加入到实践活动中来。
2023年,济南市以首个全国生态日为契机,启动了“‘绿’见未来 生态文明之旅”教育实践系列活动。
特色鲜明,努力做到有趣味、有收获。秉持“三贴近”“三融合”原则,即贴近当地特色、贴近日常生活、贴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需求,融合历史与文化B体育、城市与农村、理论与实践,累计开展实践活动10余场,足迹涉公园景区、自然环境、生态乡村、科普基地等,通过设置观鸟、植树、捡拾垃圾、泉水教育、科学小实验等内容,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了解生态环境保护、传播绿色低碳。
内容丰富,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。结合“开学环保第一课”,增强与学校的互动链接,拓宽活动的范围、提升活动的效果。结合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,带领孩子们参观污染治理设施,通过参观、模拟体验等环节丰富研学体验。结合“公民十条”宣贯,联合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暑期低碳打卡,2023年济南市有2所学校入围全国前10、1名同学进入全国前20。
积累经验,探索“生态+”研学模式。2024年,在“‘绿’见未来 生态文明之旅”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活动内容,组建“济南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志愿服务队”,以“小小白鹭,探绿泉城”为主题,围绕“山泉湖河城”5个方向,策划10场次教育实践活动,内容包括探秘龙山文化,爱泉、净泉、护泉行动,观鸟研学、黄河净林净滩和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,以及“探秘城市绿芯”环保设施开放活动等。此外,还将开辟市区商场为生态文明宣教场所,引领绿色低碳生活、简约适度消费新时尚。
加强内部联动。结合重点工作和科普普法工作需求B体育,制作关注沙尘天气、环境质量标准、生物多样性、辐射等内容的科普短视频,做到宣传与教育紧密结合,加大环境教育的线上推广力度。联合济南新闻综合广播推出 “泉城环保点点听”微科普专栏40余期,用短平快的方式,诠释环保概念、分享低碳贴士。
强化对外联合。联合团市委、绿行齐鲁公益组织举办“走读小清河”公益活动;联合中国环境报社开展“你要写水,就不能只写水”文笔挑战和济南趵突泉慢直播活动;联合省厅大气处、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开展“建设美丽山东宣讲进校园”活动。联合学校,积极推动国际生态学校创建,全市有10余所学校提交创建意向。联合本地环保专家、公益组织、优秀环保讲解员等,组建济南市生态文明宣讲团,深入学校、社区等场所开展宣讲活动,努力拓展环境教育活动的内涵与外延。
借力更高平台。积极参与组织“泉在济南过暑假”系列活动,推出农场研学等主题实践活动,与市委宣传部、市教育局同步推广,收到良好效果。同时,把“公民十条”暑期低碳打卡、“绿色生活 蓝色未来”,山东省生态环保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纳入“泉在济南过暑假”专题专栏B体育,借助国家、省级活动的影响力,提升全市生态研学活动的关注度和影响力。
原标题:《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 济南:抓好“选、育、融” 努力打造生态环保小卫士济南品牌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B体育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